晚上就在阳台上睡凉席,家家户户都睡外面,大人们就大声说话和邻居聊天,讲究一点的还挂个蚊帐,记得有次夜里下雨,都抱着席子被子往屋里跑!我是70后的人,那会儿条件不好但幸福感满满的,吃什么都是香的! 天热的时候我们在外面睡,天快黑的时候,把院子撒一层水,这个时候院子像蒸笼一样热,等地面水都蒸发了,就感觉清凉了,然后把竹床抬出来,蚊帐架起来,看着漫天繁星,奶奶给我扇蒲扇,也就不那么热了! 我家那个时候家里房间地面还是土地面,夏天晚上太热的时候,就弄一床草席放在地上,再弄个扇子扇风。还记得小时候大人们种地干活自给自足,大杂院没有攀比 没有勾心斗角 。没有电视,吃完饭都到晒场剩凉聊天,其乐融融 好怀念小时候村里乡亲男女老少围在村子里的大榕树乘凉聊家长里短。三十年前水沟里的水也清澈,我们十多个小孩在这里玩到十二点才偷偷地回家睡觉。白天树荫竹林底下乘凉,晚上睡觉瓦房冬暖夏凉。 小时候的夏天中午再热,都没阻挡我们一群孩子去摸树猴和掏鸟窝,小时候的夏天中午再热,都没能阻挡我去捉知了,捉回来的知了傍晚喂鸡。偷过瓜,还带着几个跟屁虫一块儿,连吃带喝。最后被主家告到我老妈那里 我记得那个我们还是十来岁的小屁孩,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大人们每天很早就起床,等他们干完早活儿回来,我们还在睡懒觉。傍晚就跟大人们来到小河里洗澡,那个时候劳作一天的疲劳就在小河里很快就消失了,孩子们打水仗真高兴,现在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以前房子没有现在那么多,那么高,拿个竹床,拿个席子,再拿个手摇扇。往上面一躺。很舒服的. 像井水冰镇的西瓜、一两毛钱一根的冰棍,这在当时也算是“奢饰品”了。我们小时候不怕炎热的夏天,因为有假期、有西瓜、有冰棍、有彩虹、能游泳、天天晚上乘凉听隔壁老婆婆讲故事,这些已经足够。 那时候人的心安静,自然会凉,小时候天太热,我们都在水里泡澡,晒得像泥鳅一样,最喜欢的还是夏天,可以跳到河里游泳,所以练就极好的水性 夏初睡地里看西瓜,秋天睡地里看“场”,偶尔会睡着睡着下雨了以前地里睡的人很多,大都十四五的年龄,现在除了老人没人睡地里了孩子其实都一样,只是大人变了。 以前农村都是泥瓦房,有一定隔热作用,最主要是泥地板,地下的凉气会通过泥地板慢慢渗透出来,我小时候再热的晚上睡觉也需盖点薄被子。泥土的芬芳,树下的荫凉,泉水叮咚,溪流潺潺,萤火繁星,蛙鸣稻香。原生态的大自然是对人类最好的恩施。 那个时候太热晚上就睡平房顶,睡的时候还拿个伞罩着头,妈妈说晚上有露水不好。还扯个风扇吹蚊子,就这样躺平抬头望星空,满天星星一眨一眨的感觉此刻整个世界都属于我哈哈。哈哈,第二天大早上被太阳晒醒。记得小时候的夏天是在自家平房顶上睡觉,可是第二天醒来却在屋里的炕上了,睡着了被大人背下来都不知道。听母亲说后半夜下楼,睡一晚上会得病 现在的气温确实比以前高了, 八九十年代,冬天更冷,冰层更厚,雪更大,现在呢?同一地区,冬天雪还有那么大吗?冰层有那么厚吗?而夏天,气温动辄38、9度,且高温天数更多。 那时候没有空调,没有风扇,也没觉得像现在这么热, 还有以下几个原因:1. 以前房子是尖顶,天然的隔热层。加上建筑材料的原因,土和瓦还有麻杆吸热散热都比较快,白天干活,晚上回来洒洒水,很快就凉下来。2. 现在空调太多,汽车太多,它们的工作原理导致外部空间很热,加上吹空调多了,内外温差一对比,热感更强烈。3. 以前有井,有阴凉,树木也多,天然降温,我们现在到大河边还是有自然风,很凉快,但小区里面是享受不到的,仅有的那些低矮的绿化,有的还是没有根部的工具树,怎么可能降温?4. 近年来,温度确实是在往上升的。以前四季分明,该热时热该冷时冷,现在温室效应厉害,天气已经有点反常,以前到处是田野草地绿树,哪怕再热,也可以吸收大量热量,现在到处是钢筋混凝土石屎森林,有块空地也会铺上水泥、地砖,太阳光照下来水泥地砖无法吸收热量,会反射上来,夏天可以看见地面好像水蒸气那样的升腾,感觉就是火炉,以前的人抵抗力强,热惯了,有部风扇就挺好,现在的人享受惯了有空调的舒适生活,一旦没有了空调生不如死。